試試用國語讀一次「謝金燕」——香港人必先學好國語 文:傑拉德 撫心自問,台灣人說國語確實比較溫柔,他們總覺得香港人之間對話像嘈交,文化之間總有間隙,是大是小,往往會隨時代轉變,也會隨我們的心境轉變。我們要認識貼地的台灣文化,先得由台灣用語說起: 香港人經常混淆國語和普通話,別把把大陸的普通語當成台灣的國語,也不要把港式語言直接轉化成國語說出來,否則會貽笑大方,鬧出很多不堪入耳的笑話。普遍而言,大陸人習慣把「一」(yi)讀成yao,如手機號碼、銀行卡號甚至大廈名稱,所以台灣人不會說yao零yao大樓,還是會說yi零yi大樓。 香港人說冷氣,台灣人也說冷氣,不必說跟隨大陸的說法叫「空調」;在餐廳呼喚侍應,大陸人會高聲呼叫「服務員」,但台灣人一般只會說先生和小姐,甚至直接說「不好意思」。因此,當你在台灣用膳時,一旦高叫「服務員,請把空調調高一點」,那麼,我可保證他們會把你當成大陸客看待。香港人說的單車,大陸會稱作「自行車」,台灣則稱呼為腳踏車,也習慣讀成鐵馬,台中就有個地方叫「后豐鐵馬道」,歷史同腳踏車有關。香港人所說的電單車,台灣人一般稱為摩托車或機車,但「機車」也還有別的意思,有時罵人也可以用啊。 值得注意,很多香港人熱愛台灣美食,但兩地對食物的叫法有時南轅北轍,差之毫釐,謬之千里,舉例說,我們叫的三文魚,台灣稱為鮭魚;香港叫菠蘿腸仔,在台灣可讀成鳳梨香腸。不過,你跟台灣人說買香腸,他們可能會給你一孖臘腸,皆因一般台灣人聽到「香腸」,腦海只會浮起香港人所吃的「臘腸」,你說妙不妙?香港人叫的熱狗,台灣也有,但所謂的熱狗就是指孤孤單單的一條「香腸」,沒有面包夾住的,在台想買hotdog,必須謹記高呼「大亨堡」或「熱狗堡」才對。 筆者是工作之一是擔任球評,記得曾在錄影節目期間,說了一個藝人的名字,引起全個片廠,包括搭檔、導演、攝影師捧腹大笑,甚至笑到跌倒在地,那個藝人的名字是「謝金燕」。時至今日,我的國語依然帶有港式口音,有些較少接觸的名詞,發音不可能像台灣人般標準,當時的發音就像「射‧精‧燕」,怪不了別人笑個不停,連自己回想起來也忍俊不禁。 最後,學語言的最佳方法着實千古不變,就是來台灣追女仔或追男仔,這樣便可學到最地道(台灣說「道地」)的用語。正如筆者當年一樣,我與台灣女仔拍拖後,很快就練到流利的國語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經過3個月學習後,國語大有進步,但卻被朋友說女人型(台灣說「娘娘腔」),因為我連台灣女生的嬌柔用語也學得七七八八,故此經常都「喔、啊、呀、哩」、「真的嗎」、「不要唷,人家要吃你的冰淇淋」等等,令人啼笑皆非。當然,在大學之後,這些「娘娘腔」語調,經過與男同學的影響下,自然地便消失了! |
Facebook請即讚好「樂活台灣網」及加入群組: 移民台灣香港人資訊分享 | 香港人美食旅遊推介
台灣香港人商店: 北部 |
中部 |
南部 |
東部
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