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說不知的台灣打工文化(下) 文:霍志明
制度「人性化」
香港的流行說唱組合「農夫」一曲〈日出而作〉道出香港不少打工仔的心聲,其中一句「打卡!打卡!記得打卡!」「打卡」的作用是記錄員工的考勤紀錄,作為升遷及賞罰的參考,是不少香港人在職場的「指定動作。然而在台灣,打卡登記制度不常見,企業不一定要求員工「爭分奪秒」、「趕頭趕命」般回到工作崗位「搏殺」,也不希望透過諸多限制強迫員工嚴守規律。他們大多希望員工透過自我及公司群眾之間的互相管理,令員工自我減少遲到的情況出現。例如有一些企業有「做早操」的習慣,如有員工在早操後才姍姍來遲,他需要繳交「福利金」作罰款。該筆福利金將被用作同事之間的福利用途,可謂「一舉兩得」。原因是,同事因他人遲到而獲得福利,無須對不守時的同事惡言相向,反而會向遲到者「溫韾提示」,希望他「下不為例」。而遲到者則在群眾提醒的氛圍下,多會慢慢改過陋習。當然,這類制度未必全然是好,總會有一些人在較少監管下不懂自律。有企業有見及此,就把員工上下班登記制度「科技化」,例如以員工證作登記用途,駕車的員工則被公司按其車子出入停車場作為考勤記錄。以上的安排,無非是突顯台灣企業「富人情味」的特性,他們儘量利用人性作管理,讓同事之間形成克制的風氣,也令工作氣氛溫馨而長久。
不可或缺的福委會
台灣的企業重視員工福利,大多設立簡稱「福委會」的員工福利委員會。員工每月薪金會被扣起一少部份(約百餘元台幣左右),作為福利金的用途。福委會會在「三節」,即農曆新年、端午節及中秋節派發百貨公司禮券、禮品和食品給各同事。平日則會安排每月聚餐、員工出國旅遊、親子活動、補助生日活動等。他們的另一個功用是,為員工爭取福則利,他們會向其他公司爭取購物及服務優惠。另外,若遇上員工請假,他被扣的人工則會被安排作福利金的用途,令分擔其工作的同時不會白白付出努力而不滿,也是台灣企業人性化管理的一大實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