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活指南八】台灣香港過年大不同 快到新年了,大家知不知道原來台灣和香港過年方式是不太一樣的。上次有說到包紅包(封利是)金額不一樣:台灣「包人情」與「封利是」文化?除了金額上的差異之外,其實台灣紅包袋(利是封)大部份都會選用紅色,但香港除了紅色,也會選擇粉紅、紫色、金色等等... 年三十晚 香港人都會喜歡一家大小去年宵市場「逛花市」,台灣也有類似的「年貨大街」,但賣的東西跟香港有一點不樣。香港逛的叫「花市」,理所當然是賣年花居多,年花有桃花、水仙、銀柳、五代同堂、年桔等等...因為香港人都覺得年花各有寓意,例如:「桃花」可以帶來桃花運;「百合」寓意百年好合;「劍蘭」則寓意步步高升;「銀柳」代表有「銀」有「樓」;「牡丹」代表富貴;「桔」和吉祥的吉同音,有吉利意思;而「五指茄」又名「五代同堂」,寓意保佑一家平安,代代同堂;「連翹花」則被稱作「串串金」,同樣因意頭好而備受歡迎。 香港的花市: 台灣的年貨大街: 但台灣的年貨大街不太會有這種年花攤位,通常也是賣一些糖果餅乾、夜市小吃攤居多,就有點像把夜市搬移到年貨大街一樣。同時也不會像香港有一些特別的過年商品(就是過完年就會丟掉那種),例如應節風車、汽球等等... 初一 在台灣比較少會看到「全盒」,香港大部分家庭都會有準備「全盒」,象徵圓滿如意,裡面有很多格子,每一格裡都放不同的食物,有瓜子、開心果、小食、糖果和餅乾等,中間還會有桔,表示「大吉大利」。 初二 台灣已經結婚的媳婦們會特別在這天「回娘家」,但香港則會在初二吃開年飯,象徵一年的新開始。 香港開年飯: 年初三(香港又名「赤口」) 香港根據傳統,當日最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,為了防止招惹口舌是非,大家都不會出外向親友拜年。而台灣初三則是「老鼠娶親」的日子,所以當天晚上都會提早睡覺,以免騷擾老鼠們。當晚亦會有「老鼠分錢」的習俗,在家中角落灑鹽、米、糕餅供老鼠們享用,這些給老鼠的食物稱為「米粧」,寓意於新一年與老鼠共享收成。 香港赤口: 年初四的晚上跟初五凌晨 在台灣是眾神來到人間的日子,通常就以「接五路財神」為主,他們下午就會開始準備,台灣人深信財神接得好就能夠得到顯靈,便可發財致富。香港也有類似的習俗,但相對就沒有台灣那麼重視那些細節、程序。 年初七 大家應該都知道是「人日」,人人生日的意思,在這天,香港人都會喜歡吃「及第粥」,及第是希望在科考場高中狀元,香港人吃是取其好意頭。但台灣方面是叫「七元」,所以吃的是「七寶羹」,用七種菜做成的羹,各種菜各有它的好彩頭。 正月初九 香港沒有什麼特別的習俗,但台灣有一個一定要做的習俗,就是「拜天公」。因為台灣稱「天公」即是「玉皇大帝」,而當天就是天公生日,因此會有謹慎隆重的祭拜儀式。 玉皇上帝是天庭眾神的統帥,地位至為尊貴,所以台灣人在祭拜天公生日時,也非常之慎重,全家人都需要拜。而且是半夜的時候祭拜的,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(約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)便可開始,直到第二日清晨七點以前都可以進行,所以有些台灣人也會拜一整晚。 拜天公表示向天恭迎天尊駕降臨,會設有兩張桌子祭拜一張桌的供品是獻給天公,以「齋」為主;另一張桌是獻給天公的屬下神明,是以「肉食」為主。 台灣人很重視拜天公,所以當中也有很多很多的細節,是我們這些香港人沒法理解的。 正月十五 台灣香港兩地都稱為「元宵節」,一樣都有吃湯圓、看花燈、猜燈謎這些活動,在台灣比較特別的還有放天燈,但其實放天燈是非常影響山林環境,很容易造成山火,垃圾也會在山頭飄得到處都是,所以希望大家也盡量不要去放。 習俗也許兩地各有不同,但新年總希望有新氣象,希望大家新一年也會有一個新的開始。 (部份圖片取自網絡) |
Facebook請即讚好「樂活台灣網」及加入群組: 移民台灣香港人資訊分享 | 香港人美食旅遊推介
台灣香港人商店: 北部 |
中部 |
南部 |
東部
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。